▲点击上方卡片,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
它就是《“字”从遇见你》,每集只有5分钟,讲述了25个汉字的基因密码和历史典故。在这里,数千年的甲骨文、金文文字,化身成了一个个会跳舞、会卖萌的小人儿,通过特效设计,魔性爆发,看完让人直呼:原来汉字这么有趣。这个站在核心位置的汉字,也经历了字形的演变。有人认为它代表着战鼓,有人则认为它代表着领土。纪录片中却有不一样的解释,它通过一片甲骨文,把“中”看作是一面旗帜。而在战争中,旗帜被握在王者的手中,做指挥使用,所以,“中”代表着权力、权威。1963年,陕西宝鸡的一位农民在土崖中发现了何尊,上面刻有铭文:武王灭商后,诏告天下,从此,我在中国住下了。这便是“中国”一词的最早出处。
千年来,“中国”二字从内心的渴求到固定的国号,再到后来被世界所熟知,来自于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共识。
当然,进化到现在,“中”已经不仅只有这一个含义了。它在河南方言中,是确定和肯定的意思;在为人处世中,“中”代表不偏不倚,如“中庸之道”。瞧,汉字的世界里,它的形状在变,它的含义也随着年岁日益丰厚。但有一个字,想要知道它所包含的深意,便一定要去看看它最初的模样。把最早的“教”字拆分开来,我们可以看出,它的左上角是一个“爻”字,是一种占卜方法,也是曾经的一种文化,左下角是有个小孩子的形象,而右边,是一个人举着棍子。看来,聪明的古人,早就为我们总结出了诸多教育的方法,比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,而教育工作者则要拿好手里的棍棒。毕竟,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学习,一直都是遇到难题。这倒是和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场景不谋而合了,正所谓不学习的时候母慈子孝,一学习便鸡飞狗跳。当然,“教”也同样随着时代发展,教育方式层出不穷,棍棒教育逐渐成为过去式。如果说,了解“教”中的含义,要追溯到古远的历史,那“贝”这个字,便如同是一个基石,为汉字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“同僚”。它曾经是货币,代表着交易和消费,所以,在甲骨文中,和财富、价值有关的字,大多都能看到“贝”的存在。一只手拿着“贝”,便成了“得”。捡到代表财富的海贝,那可不就是“得”嘛!手拿棍子敲海贝,把钱都碎了,那可不就是“败”家嘛。这便是汉字的世界,每一笔简单的笔画后面的含义,让每一个汉字,都立体而饱满。在汉字的世界里,有的字,生来便深受喜爱,如“福”这个字。这个字到底有多受欢迎呢?这么说吧,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,便会有它的身影,且会让它以不同的形态,出现在不同的地方。尽管在四千年前,“福”也代表的是幸福,但它最初的样子,却和一种酿酒的器物很相似。
在商周时期,粮食的产量并不受人力所控制,如果谁家里的粮食够吃,还有剩余的可以酿酒,那便是幸福的生活。而酒不仅有,还藏在家里,那可真是“富”足的生活呀!除了福气,昂贵的事物也一直深受喜欢,如一出生便是高贵的“鼎”。在最早的甲骨文形象中,鼎实在是萌萌哒,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重要性。传说中,大禹即位后,命令各州的首领聚集会盟。为了纪念,便将九州各自进献的青铜,铸成9口大鼎,并在上面分别绘制九州的地名、山川等。在甲骨文中,“天”很难和天空产生联系。因为资料的残缺,无法确切地解说,为什么最初的“天”会有如此形象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自周代之后,“天”几乎可以和神灵划上等号。而人们对“天”的探索,从未停止。在陶寺遗址中,我们可以看出,四千年前的古人,便已经在尝试和“天”建立联系:古人利用柱子间的缝隙,观测日出光影,推测一年里的节气,以及时间。不管这是不是已经跨越了汉字的世界,我们都可以看出,每一个汉字中,都富含着人类的渴望和希望。“笔”这个字,生来便有文化。它最早的形象也很简单,右半部分是“手”,手中的细杆便是笔。从简单到复杂,笔的演变是一种特殊,但从最初的毛笔到现在的钢笔、中性笔,笔的形式却是越来越多样化。即使是在现在,想要生产出一支好的毛笔,也需要至少几十道工序。仅仅是一个笔头,便要经历多项工作。而精心完成的毛笔,会在墨和手腕适当的用力的帮助下,留下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。“典”的本意是最重要的文献、书籍,但在古代,也代表某个重要的时刻。在一场祭祀仪式开始前,人们会把祷告的话先写在册中,然后恭谨地奉献于神的面前,所以,被称为典的文献,是珍贵的、神圣的。虽然在时间的加持下,典的含义一直都在变化,但其中所包含的庄重感却一直都存在着,如“法典”、“典范”、“典礼”等词语,每一个词,都让人觉得重要。《“字”从遇见你》为我们打开了汉字世界的大门,原来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。方方正正的汉字,不仅形体独特,更是集音、形、意于一体,贯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世界...它凝聚着古人对世界的观察、思考、归纳和总结,也融入了他们对宇宙万物和未来世界的浪漫情怀和瑰丽想象。